隱然成形的台灣新社會運動

921地震後,新故鄉基金會培力桃米社區成立「生態工法自主營造小組」,透過雇工購料的運轉,創發社區特色。圖為桃米茅埔坑溪早期的青蛙造型景觀。

撰文/陳光雄
前內政部營建署署長

    一項先驅性的實驗計畫「社區風貌營造計畫」——生態社區示範計畫於九十三年在台灣展開,本署透過部會推薦及公開甄選,總共選出十三個計畫十九個社區,一起攜手在這關鍵性的年代,為台灣的可持續發展,邁出步伐。

    內政部營建署推動城鄉新風貌政策已有多年的歷史,為了增進計畫的效益,在挑戰二OO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中,特匡列經費執行「社區風貌營造計畫」,期透過社區提案由下而上的參與機制,尤其以「雇工購料」的方式,由社區居民共同規劃、設計與施工,來改善社區的生活環境,目前已有具體的成效。

    為了深化社區居民對環境的意識,並走出以硬體為主的迷思,配合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生態城鄉規劃」工作項目,以及在林盛豐政務委員的指導下,一併推動劃時代的「生態社區示範計畫」,透過社區總體營造,推動省能、生態與環保之生態社區規劃,期建立示範案例。

    本計畫總經費三千四百餘萬,本署除邀請十一位專家學者組成推動顧問小組外,並併同補助南投縣政府項下請新故鄉文教基金會擔任專案管理中心,舉辦工作坊,及不定期會同學者專家前往訪視輔導,歷經不到一年的推動卻創發諸多特色:
1. 拉高台灣社區營造的視野,以生態社區為台灣未來發展及轉型的方向
2. 跳脫由地方政府主導的工程類型
3. 社區參與度高
4. 擴大雇工購料的效益
5. 產官學的協力合作
6. 生態相關議題與施作的啟動
7. 地方傳統工法的保存與創新
8. 與世界價值、潮流接軌

口湖鄉成龍濕地原本是耕地,因地勢低加上長年超抽地下水,在偉恩颱風時被倒灌的海水所淹沒,變成今日濕地之面貌。
2015年「還我清新空氣遊行誓師」活動,是致力轉型城鎮的埔里有史以來首場反PM2.5污染的自救遊行。

    生態社區的推展對於國內而言,是一項深具國際視野又充滿挑戰的課題,具實驗性與前瞻性,而它的總體性,更是社區營造的一個全新面向。一年來,在專家委員、各級政府與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的協力下,這些台灣生態社區的第一屆同學,終於要交出成績單了。

    感謝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將第一階段推動生態社區的歷程集結成書,這本書的出版,忠實地記錄了十九個示範社區在各地醞釀發酵,為打造台灣生態社區新魅力所做的努力。有的社區仍在觀念啟迪、思索與規劃當中;有的已能邊做邊學邊修正,展現強烈的企圖;有的已能將生態、生活與生產結合,開創出一個農村發展的新模式,值得各界期待!

    從經驗中我們也發現,各級政府對生態社區的議題,仍需再教育,甚至台灣再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價值思考中,生態社區可以扮演什麼角色?都值得我們進一步省思。

    在社區方面,我們深深感受一個社區向上提升的不易,這背後似乎訴說著,文明進程的演替,很難有特效藥,如何透過不斷的學習、學會彼此的溝通模式,共同朝願景目標努力,這都需要很長時間的累積。

    「可持續性發展」乃為現代社會發展的核心價值,台灣社區的發展歷經三十多年來的變遷,投入的資源也相當龐大,在農村環境丕變,產業結構失調,嚴重失業,人口老化、婦女化、兒童化的農村風貌中,現代農村如何朝此目標發展,確為重要課題。而都市人口過度集中,環境劣化,欠缺安全感,人際關係的疏離等,也都是都市社區長期的課題。

透過志工的協力,大家一起幫蝴蝶造窩,種下食草和蜜源植物,營造人蝶共生的環境。

   尤其二OO四年年底,南亞發生強烈的地震與海嘯,造成週邊國家近三十萬人的喪生,人類近代史上最大的天然災難,向我們襲擊而來,人類將何去何從?而一向與自然相爭的台灣,該如何調整過去的發展概念?並確保一個「可持續性發展」的未來?實值深思!舉凡生物多樣性的保存、文化多樣性的發展、生態建物的推廣、廢棄物的循環再生、再生能源的利用、生態交通網與工具的推動、生態生產及消費等,這些做法都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關鍵。

    因此,如何增進同一個區域居民的生活福祉,進而思考人與人、人與文化、人與環境的關係,轉化為互相照顧、珍視生活、落實環境保育與創發環境價值的行動,讓生活者的生態環境、社會及經濟、精神與文化朝向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使社區成為安身立命的家園,可說是生態社區的終極理想,亦成為我們這一代責無旁貸的任務!
最後,要感謝各位委員的用心、各級政府的付出與社區朋友的努力參與,以及專管中心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的辛勞,有了大家跨領域的合作,為這個具有挑戰性的年代,添加一點能量,為台灣的「可持續發展」向前跨出第一步,我們可以說:一個台灣的新社會運動,隱然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