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橋之春 南投縣國姓鄉梅林社區

撰文/唐  傑

   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撼動全台灣,也讓國姓鄉北港村一夕變色,七百七十五戶人家中,就有二百四十五戶全倒,一百一十二戶半倒,「這是我一生中最心酸的境遇。」梅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劉錦榮悸動地說。

 

社區的事就像家務事

    地震前依山傍水的北港村,鮮少獲得政府大量資源挹住,震後憑恃著客家人硬頸堅忍的性格與強烈的社區認同,加上有一群為家鄉打拼的有志者,北港村彷彿拂去塵埃的珍珠,灼灼光澤漸為人知。

   二OO一年暑假,梅林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張文正,一次到朋友家泡茶聊天,看見友人從舊居將搬出來的農具隨意丟棄,他心想這些可是阿公阿嬤年代所流傳下來的寶貝,是北港村生活文化的珍貴見證,卻一不小心就被當作垃圾處理掉。因此,他和理事長劉錦榮就發起募集舊文物的活動,劉錦榮從家裡拿了六十件文物,張文正提供了四十件,社區的居民看到兩人的熱勁也紛紛跟進,短短兩個星期裡,文物就收了兩百多件,老照片一百多幅。原本像倉庫一樣的社區活動中心頂樓,也在居民動手改裝下變成耳目一新的客家農村鄉土文物館,承載著北港村歷史的脈動。

   從對自身文化資產的敏感到油然而生的愛惜之情,文物館的誕生,就像投入潭面掀起陣陣漣漪的石塊;「激發社區居民投入客家文化的保存,社區的事就像是每一個人的家務事一樣,大家一同營造、一同參與,也因而牽動居民對社區的認同。」張文正指出。

梅林社區的鳥瞰圖,一個豐衣足食「富麗農村」的景象,是社區居民魂牽夢縈打造的目標。(攝影/彭雲祺)

   漸漸地,在村民集體努力下,北港村受到愈來愈多外界關注與政府資源的投入,觸及的社區議題也愈來愈廣。

   二OO二年,九月十四日,阿扁總統蒞臨梅林社區,在民眾的歡聲中,阿扁總統欣慰地表示:「重建區要站出來,最重要的就是我們願意為這塊土地的新生,付出多少血汗。」陳總統並期勉居民:「走出自己的路,實踐自己的夢想。」硬頸的客家精神,穩定的和諧組織,讓梅林在震殤後穩健地踏上重建之路。

對文化的堅持與捍衛

   橫跨北港溪兩岸,造型典雅的糯米橋,長久來即是北港村的精神象徵。在社區居民的奔走下,一九九四年正式被指定為三級古蹟,是台灣唯一的橋樑古蹟。 

   這座一九四O年由日本軍方主導興建,作為聯繫新社與埔里兩地軍用機場道路的重要橋樑,總長約四十八公尺、橋面寬度五點九公尺、橋拱高度約十二公尺,石材取自北港村西南邊埔尾段山區,以石灰、糯米、紅糖為結合材料砌成。歷經八七水災、韋恩颱風、道格颱風和九二一地震等災害,陪著居民從傷痛中一再復甦,糯米橋無疑成為北港村重要的歷史空間與共同記憶。

    連任四屆村長,從小看著、走著糯米橋長大的葉佳壇,從一九九六年糯米橋要進行修復起,就隨時留意工程的進行,北港村民也耐心地等待它的新風采。

   二OO三年四月初,葉佳壇例行走到離家三十公尺旁、正在整修的糯米橋工地,看見新進石材物料中出現一批與當地石材截然不同的綠色青斗石,詳問工人得知這些青斗石將用於欄杆修護;他發覺事態不對,如此的材料搭配,將造成土黃色橋身配上青綠色欄杆的不搭調景觀。

伴隨著居民長大的糯米橋是台灣唯一的古蹟橋樑,也是北港村的精神象徵,居民共同記憶的交會點。(照片提供/梅林社區發展協會)
居民對整修糯米橋抱持著相當的堅持,也從中獲得了無可匹敵的社區凝聚力。(攝影/顏新珠)

 四月廿一日的村民大會,他們邀請施工的營造廠商、規劃建築師與縣政府主辦單位出席說明;會中負責規劃的建築師表示,當地石材風化程度嚴重,所以欄杆改以大陸進口的青斗石較為安全。但是這種說法引起居民的不滿,葉村長氣憤地指出:「你的意思是橋身安全就不比欄杆重要了?不要騙我們不懂!」

   規劃建築師這時改口,說是要強調舊橋身與新欄杆的對比,這樣的設計是規劃單位及古蹟審查委員都認可的,所以責任並不在任何一方身上。居民們聽後更為義憤填膺地表示:「我們的古蹟橋修成這樣,以後會給參觀的人看笑話,誰還會來拍照、畫畫呢?」居民儼然把糯米橋修復看成是社區的「命運共同體」。

 工程合約上出現爭執,營造廠自認按圖施工並無錯誤,花在欄杆的三百餘萬費用,不可能自行吸收、進行材料更換,進而要求主管機關協助辦理設計變更;但增加的經費又該如何是好?

 一連幾天的密集施壓,傳播媒體的報導,北港村居民的聲音集結成一股力量。原定一年完工的修護工程,因修復用材爭議導致停工近年,幾經協調會爭取後,規劃設計單位承認設計上確實有疏失不當,建造商同意以原始砂岩石重做,整個事件暫告一段落。

   做為台灣重要的歷史遺產,糯米橋歷經了多次古蹟修復的角力戰,經此一役,外界也看到北港村民不容改變的文化堅持,以及捍衛地方文化資產的決心。

二○○三年敏督利颱風沖毀糯米橋整修中的橋面,渾圓的橋墩則依然屹立在北港溪中。(攝影/彭雲祺)

我們的糯米橋還在!

   二OO三年七月二日,敏督利颱風侵襲台灣,接連兩天的豪雨,從上游奔騰而下的北港溪水,如猛獸吞噬淹沒了糯米橋,橋面、路面陷入一片汪洋。緊鄰溪水的北港溪溫泉山莊十九棟木屋成了水漂屋,流向大海;老景點神仙島園區的地基被淘空,受創慘重。

   洶湧渾濁的溪水夾帶大量枯木、土石等雜物,衝撞著古蹟橋樑。三日一早北港村民聚集在糯米橋附近,擔心珍貴文化資慘遭沖毀;「會不會被沖垮?」六十四年來歷經天災水患試煉的老橋,能再次度過惡水的侵襲?是大夥心中的焦慮。

   「那時候以為糯米橋會被沖走了,真的好心痛……更深刻地覺得,我們與糯米橋的感情原來是這麼深厚,她就像是我們的精神支柱一樣!」劉錦榮鏗鏘有力地描述。

   近整天的苦等,直到傍晚溪水稍退,看到屹立在原處的糯米橋露出渾圓的橋墩,北港村民歡呼著吆喝:「我們的橋還在,沒有垮!」除了敬佩前人的傳統工法和智慧外,北港村民與糯米橋的綿綿情意,又更加地濃郁。
  歷經七二水災後,被沖毀橋面的糯米橋再度面臨修復與殘蹟保存的爭議。其後南投縣文化局依「重大災害古蹟應變處理辦法」向內政部申請補助規劃設計費,在尊重地方民意下朝原貌復建方式修復。

爺爺奶奶們在糯米橋之夜的氣功表演,這群充滿智慧又精力豐沛的老人家是梅林社區不可或缺的寶。(攝影/彭雲祺)
擁有客家人硬頸特質的梅林社區,憑恃著一股對文化保存不輕易退讓的決心,以精神指標糯米橋為根基,在震殤後綻放在地的光華。(攝影/顏新珠)

糯米橋之春

   梅林社區擁有如此強大的行動力與凝聚力,歸功於和諧的組織,從村長、里幹事、到社區發展理事長及各團體,在推動社區事務上互相協力,造福地方。即使震後已邁入第六個年頭,社區活動行事曆上,永遠都是密密麻麻的開會通知、活動日期等備忘錄。

   已屆滿八年任期的理事長劉錦榮,黝黑的臉龐總帶著憨直的笑容,抱持「歡喜做,甘願受」的豁達心態,從地震前即用心耕耘社區,而讓他最感欣喜的改變就是,「以前社區開會總是要三催四請、附贈便當餐點,才有辦法『請』人來,現在大家把社區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秉持著做社區,就要把自己先投進去的劉錦榮指出。

   五月,桐花像春雪般飄落在北港溪畔,在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的推動下,梅林社區正歡欣鼓舞地舉辦「客家桐花祭」。梅林花鼓隊振奮人心的鼓樂,依舊響徹雲霄,直直敲打在社區居民的心坎上。

    環繞著北港溪,星點羅佈在山腰上的住家,在歷經六年的重建,展露出嶄新的面貌。「地震前後,最難得的改變是大家對環境的意識提高了,在社區內幾乎看不到垃圾。」劉錦榮一邊修剪細心培養的花木,眼神飄落在遠端的糯米橋上說。而這看似日常生活細微的動作,卻是公共意識最好的表現。

   日日夜夜,糯米橋下的溪水吟唱不止。社區人心的營造工作,無非也是這樣涓滴成河的吧?社區的腳步,也應是這般永不止息的啊……

   期待,無盡的糯米橋之春!

 

本文節錄自《地動的花蕊》一書/新故鄉文教基金會2004年出版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