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社區如何可能?

文/李永展(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

   人類在自然環境中因為生存或生活需要而有意識的進行群居生活環境的開發,其中建構避風遮雨的「築城造屋」為開發行為之一部分。

   隨著人類文明的演進,群居環境逐漸形成鄉村聚落、都市環境,但自工業革命後,由於人類為追求經濟發展及享受舒適生活環境,形成過度消耗自然資源,漠視對自然資源環境之保育維護,造成都市中生態環境及物種變化劇烈,人類生存環境日趨惡化,在地球環境中陸續出現氣候異常、物種滅絕等危機。

   因此,思考如何改善地球環境避免趨於惡化、促進人居環境永續發展是刻不容緩的重要工作。而社區是人類生活之基本單元,若能由此基本單元建構完善之生態共存環境,並逐一擴散至鄉村聚落與都市環境等生活空間之中,則地球整體環境之改善將是指日可待。

   台灣為地球村之一員,然而,由於追求產業發展時忽略永續發展之重要性,使得島內生態環境問題層出不窮,因此,解決台灣生態環境危機便成為首要工作。在地小人稠的空間環境中,聚落與社區為台灣地區民眾基本主要群聚之空間組成,就此而言,以聚落與社區為基礎,逐步改善空間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社區」,落實人類社會與生態環境之永續發展,是落實台灣成為廿一世紀「福爾摩沙」的重要方向。

   永續性(sustainability)這個觀念從很早就在各種人類文化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十九世紀的德國人已經有「永續產量」(sustainable yield)的概念,而許多更早的文明,如北美印地安人,他們面對土地與自然的態度甚至比德國人更具永續產量的精神(Weizsacker, 1998)。而最早以書面文字定義的則屬1915年加拿大「保育委員會」(Commission on Conservation)的文案:「每一世代均有使用自然資本的權利,但是必須恪遵不減損自然資本的原則」(Sitarz, 1998:3)。

人類發展應謀求與與自然萬物共生,在「土地倫理」觀念之下,世人應有生態良知與自然和諧共存,因此在人類群居生活之社經系統對自然生態系統是否具有和諧共存共榮之關係深刻影響實質環境之發展變化。人類過去注重社經系統並以人為先之發展下,自然生態明顯受到輕忽,對當時生活無益之自然事物均受到破壞或改變,以致造成無可挽回之憾事,其後續影響也陸續反映在人類生活環境惡化與環境危機之中。

   因此,唯有人類社經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相結合,並回復成正面互利互惠之回饋循環,進而共同進化發展,才有可能有利於人類的成長。

   國際間為因應此時機的來臨,確保地球生態環境的活力與人類生存環境的生機,陸續提出「永續發展」的願景,以降低環境負荷,增加對自然環境之親和力與促進生活舒適與健康,以達到自然與人類共生、回復自然生態系統的多樣化、穩定性與平衡性。例如,1996年6月3日~14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堡召開的「第二次人類集居地會議」(Habitat II),又稱「城市高峰會議」,會議重點是就「人人享有適當的集居地」及「城市化過程中人類集居地的永續發展」進行全球化對話及討論,並針對全球城市危機謀求可行之行動與對策,以促使全球達到健康、安全、公平及永續四大目標,可以說是對全球城市生態與永續發展研究進行了全面的體檢(李永展,2003)。自此之後,永續發展的研究與履行不但成為全球各國在發展上優先研究的對象,更是制定發展計畫時優先考慮的基本原則之一;其中,涵括人類主要生活空間環境的永續發展多以「永續建築」、「永續社區」、與「永續都市」為名,希冀創造「環境與發展」雙贏的局面,以確保人與自然之共生互利,最終實踐「生態、生活、生產」之永續發展理念。

 

生態社區之意涵

   生態社區的宗旨就是在集居地的改造和建設中引入「居住生態化」的觀念,即從生態層面來獲得對居住環境的重新認識,目的是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解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問題。

   可以說,「永續發展」理念是生態社區建設的出發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生態社區建設的主旨,「生態建築」是生態社區得以實現的技術保障。

綠色生產綠色消費,追求人與環境的和諧共生。

.永續發展

   1987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將永續發展定義為:「滿足當代之需要,而不損及後代滿足其需要的發展機會」(WCED, 1987: 8)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首先,在尊重人的基本權利的同時,十分關注人與自然的關係,既滿足人(或特定人群)的開發活動、生活行為,也要儘量減少對周邊自然環境的影響。如不得已而改變了原有的自然植被、地形地貌等生態環境,也應用人工再造的手段最大限度地進行彌補或另外營造一個仿自然甚至優於自然的生態環境。

   其次,在關注本社區人群利益的同時,也應十分關注其與城市的關係。在照顧到本社區特定人群的價值觀、文化取向、經濟利益的同時,必須兼顧到與城市周邊區域人群的利益及與城市更大空間的和諧發展。

.生態建築

   生態建築就是根據自然生態環境,運用生態學和建築學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建築設計,使建築與環境之間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使之具備良好的室內氣候和較強的生物氣候調節能力,從而為人類生活和工作提供一個舒適健康的環境,並達到人、建築與自然生態之間形成一種良性迴圈,同時具備省地、省水、節能、無污染等功能的現代化建築。

   在世界各國,已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生態建築。有的是在屋頂種植綠地,地下設沼氣池、冷熱水井、管道網,種植的廢棄物、生活垃圾、污水等用作沼氣的發酵原料,沼肥作屋頂種植肥料,沼氣用作日常生活能源。有的是利用屋頂設置太陽能或風能裝置,解決住宅所需能源。生態建築是城市建設的發展趨勢。

生態社區重視生物多樣性和人文多樣性的實踐。

 

生態社區的定義

   「生態社區」為一個結合社區與生態的複合性概念,具有實質之空間界定與概念之內涵定義的雙重模糊性,而其發動與達成的力量,更決定於民間與政府間互動的動態過程。但如果從永續社區(生態/生活/生產)的面向,去了解甚麼是生態社區,或許我們可以將之視為永續社區的基礎階段。

   永續性的主流觀點集中在象徵性地將資本及商品化邏輯延伸至生存的生態條件(Kipfer, 1996);如果將永續性和「社區」規劃結合,便等於將生態整合到資本再生產的策略中。只有在永續發展的基進定義下,完善且全面的人類發展必須和生態系統的活力協調才有可能達到。

   故此,我們可以初步定義,「生態社區」係指社區民眾或組織、與其利害相關者,藉由完善的資源與環境管理、合理的諮商決策流程及良好的溝通及運作等方式,使社區具有下列特質:

自然生態:生物多樣性。

人文生態:文化多樣性。

生態建物:節能、節水、綠化、美化、無害、健康、方便、實用的小康型之生態建成環境,重視廢棄物的循環再生、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生態交通:發展以人為核心之環境影響低的、高效益的生態型交通網絡、交通工具與交通方式。

生態生產/消費:從生產與消費的環節,降低對環境的破壞與影響以及能源的消耗。

台灣西部因地下水的超抽導致地層下陷,連祖墳都泡在水裡。
921地震後埔里鎮桃米里以打造生態村作為重建的願景,追求人與環境的雙贏發展。

生態社區目標及策略

建構生態社區目標

   面對人為的各項資源利用對環境所造成的衝擊,許多規劃者致力於將生態保護、永續發展觀念納入規劃理念之中,因而產生了「生態國家」(Eco-nation)、「生態城市」(Eco-city)、「生態社區」(Eco-community)、「生態村莊」(Eco-village)、「綠色城市」等一連串的規劃理念;此理念即是源於人類無法脫離自然生態的基礎(在人造生態圈『ecosphere』夢想尚未成功之前,這樣的依賴恐怕還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一如上述對於住宅的理想。根據此項理念,「生態社區規劃」的目標是為了設計出滿足居民需求又不破壞生態環境的「綠色社區」,根據生態規劃理念中,展現於社區之設計上則是要尊重自然,促使社區的健康與永續發展性,同時因應台灣地區環

境特性與人文社經發展之特質,因此在建構台灣地區適用之「生態社區」應可發展目標如下(李永展,2003):

   (一)建立安全、健康、有地方特色的社區。
   (二)建立環境發展中承載容受量之基本理念。
   (三)透過民眾參與,落實社區自治。
   (四)社區資源(包括實質環境資源、文化資產及經濟資源等)永續利用。
   (五)社區多樣性(包括生物多樣性、文化多樣性)永續發展。
   (六)「減量Reduce、再使用Reuse、回收Recycle」之3R政策落實。
   (七)「綠色消費」之實現。

發展生態社區策略

   在社區發展中對社區之意義說明相當廣泛,其共同之處為以「人」為組成社區之元素,在此則定義為:「社區代表一個社會集體,在一定之地理區域範圍內之人與其表現之社會性活動及現象之總稱」,其重要因素除人的組成外,同一社區內之居民更應具有共同之生活共識與文化(呂良敏,2001)。依此說明在台灣社區發展中可初步分類為中小型社區、大型社區及鄉村聚落。其定義說明與生態發展之課題如下:

(一)中小型社區:為基地面積在一公頃之下之公寓大廈或集合住宅,或者為老舊社區中之鄰里單元、都會區中之眷村等。

.主要課題:
1. 基地空地不足,綠化面積小
2. 建築物密度高,公共設施老舊
3. 污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污染環境
4. 基本環境生態已受到嚴重破壞
5. 都市熱島效應明顯

(二)大型社區:為面積超過一公頃以上之公寓大廈或集合住宅,包含國民住宅、山坡地社區等,特色為內含社區道路、廣場等。

.主要課題:
1. 不透水舖面過多,影響地表逕流與基地滲透
2. 生態植栽多以景觀為先,欠缺原物種考量
3. 欠缺棲地規劃,影響生物多樣化發展

(三)鄉村聚落:為一般鄉村自然行程或早期之住宅社區、鄉鎮街廓等。

.主要課題:
1. 
建築物及街道改建,不透水舖面增加
2. 
廢污水排放污染水源,威脅水中生物生長棲地
3. 
經濟發展及農業用藥威脅環境容受量負荷及生物棲地

農業上山及農藥的使用影響生態環境。

   在上述主要課題中發現台灣地區社區發展中對生態環境影響最大者莫過於不透水舖面增加、建成地面積擴大、及環境污染造成生物棲地的改變,因此初步對於各社區類型提出以生態網絡方式建構生態社區雛型,並建議下列初步因應策略:

(一)中小型社區

1、加強綠地連結性:應用已有之開放空間系統,應用綠色植栽及透水舖面,降低都市熱島效應及加強敷地透水性,串聯綠色廊道空間。

2、應用街道廊道概念連結:在有限之空間應用綠色植物,建構連結綠化空間,減緩景觀視覺與空間衝突。

3、建構綠化點景:應用少許私有空間建構綠色草花空間,導入誘蝶植栽,建構都市空中花園意象。

4、推動綠色建築更新改善:倡導都更,整建高密度住宅,規劃合理容積發展,鼓勵應用綠色建築構造。

5、加強對環境污染源監控及處理:監控環境污染源,實施污水下水道,減緩都市水資源之污染。

(二) 大型社區

1、加強植物本土性:維護加強本土植栽之生長空間,保育原有物種之發展。

2、建構原生物種之棲地環境:彌補原社區開發之環境破壞,進行原生物種之棲地環境改善,倡導環境生物多樣化之環境共生共榮發展。

3、完成環境資源共生系統:包括設置水資源回收系統、土地建成面積比例合理化,規劃廢棄物及污染源之監控處理系統等,將人為開發之影響降至最低,同時建構社區發展於自然生態環境中融為一體。 

城市花園的住宅形態,應用植栽和透水鋪面,降低熱島效應。

(三)鄉村聚落

為生態環境主要發展空間,為確保聚落發展與環境共榮,在生態網絡之建構上應有更明確之執行架構。

1、維護生物生態領域:應用自然界線進行活動分區切割之基礎,建立生物廊道系統,擴張生物活動範圍領域,區隔人類活動區域,確保棲地保育環境之安定。

2、發展與自然生態共生之人類構造物:應用自然環境脈絡規劃有機開發之利用模式,輔導建構地方特質之建築構造物。

3、確保聚落維生之安定:建立生態維生機制,確保聚落維生系統機制運作之穩定。

4、提升環境保育維護之能力:建置完善鄉村聚落地區公共設施維管機制,落實環境保育之監督管理。

5、明示鑲嵌聚落之璞玉:應用地區生態資源特色建立聚落自明性,進而達到聚落發展與環境生態共生共榮之互利和諧。

 

生態社區操作手法

   為促使生態社區能被實踐,應明確探討相關操作策略之可行性,以確認其執行價值之意義,在可行性探討上則以下列方式檢討(吳孟勳,2001):

在地居民對環境價值的認知與自覺

   台灣社會對環境價值的評定多以經濟發展、個人利益為前提,若缺乏一致性的環境價值共識將造成環境倫理的淪喪,導致民眾對自身環境之認同感不足,因此增進居民對環境之認知極為重要。

執行者(團隊)的意志

   居民扮演的多為觀眾角色,真正影響策略操作則為執行者(團隊)之意志,透過執行者(團隊)之意念將可決定「生態社區」計畫成敗。

資源整合

   在地方社區中資源整合佔有重要角色,如何在「人力」、「財力」、「物力」等進行統合發揮最大效益,為實踐生態社區願景之關鍵,同時導入之專業團隊所扮演角色應可確實落實生態社區執行之最大效益,因此專業團隊之專業知識與在地經驗成為導入團隊之重要依據。

   在推動生態社區發展過程中,活動參與是最直接且可明顯得到效果之作業方式,初步提供建議建構生態社區在民眾參與中之基本步驟,藉由「活動」達成「對自然系統及資源的通盤瞭解」,以確保對自然環境系統及資源的保存或保護,建立與環境共生之和諧觀(陳思全,2002)。

   1、社區論壇:以地方相關民眾、專家學者及地方行政機制等共同針對其社區中的生態環境發展建構相關行動計畫。並由大眾廣泛的、多面向的參與討論確保計畫確實反映社區的需求優先次序,並獲得民眾的支持合作。其中各式公聽會、討論會、講座以及媒體的運用(透過設計與執行)都是不錯的宣傳資訊、記錄民眾回饋以及再評估行動計畫或方案之修改及調整。

   2、調查地方基礎環境資源:對於地方環境、基礎設施及社區組織狀況的全面調查,將可引領專業團隊評估社區整體環境系統容受力。描述評估這些環境基礎資訊必須收集的基本資料包括:界定社區開發與生態環境的交互影響,以及提供地方規劃生態社區行動的主要機會;同時詳述社會文化環境以及不同因素、管理系統、限制因子等角色。一旦社區建立了基準線,就可以界定系統問題的來源、設計正確的規劃發展計畫、並排訂執行策略及方案的順序。

生態解說員每月進行大埔里地區蜻蛉和蝴蝶等生態資源的調查,建置完備的生態資料庫。

  3、建立評估影響指標:藉由清楚的、有意義的、可管理的指標,用來定期檢視社區發展之變化及方案的實施成效。一般性可使用的指標包括社經背景、住宅狀況、健康狀況、自然環境、土地使用、都市交通、能源使用、空氣污染、噪音污染、水及衛生、固體及有害廢棄物、水中毒素及空氣中臭氧程度、規劃過程中市民的參與程度、以及收集可循環使用物的噸數等。

4、建立規劃發展方案的里程碑:利用環境基準資料之收集做為環境掃瞄的一部份,並建立近程與長程之目標,包括生活品質的描述、資源消費型態以及人類的開發行為、生物多樣性等。同時這些目標應該配合前述之評估指標有具體、可度量的特性,以使定期的評估可被執行。

   上述為「生態社區」操作策略可行性分析之重要條件,藉由條件分析評析操作方向之正確,藉以確認生態社區執行之完成度。而在實質生態社區規劃中,則提出下列建議以落實「生態社區」之建設構想,主要原則如下:

(一)應用小區域的規劃提高設計水準,增加園林植物綠化率,同時關注垂直綠化、遮陽、園林景觀;在規劃設計中考慮降低噪音影響,以適當的綠化形成減噪設施;控制步行區與建成區的風效應;講求對園林綠地的重視,講求對原生種原有綠化和樹木的保護,以及原有自然地形的維護,盡一切可能增加綠化率。

綠色住宅的設計採自然通風與採光,裝設節能燈泡、外牆遮陰和屋頂隔熱等措施,以達節能之成效。

(二)建築設計採用節能的設計方案,講求自然通風與採光,自然通風良好的戶型在夏季可取代空調的作用;採光設計也涉及節能,如採用明廳、明臥、明廚、明衛的設計,就能節約照明用電,採用綠色照明的節能燈。綠色住宅注重使用保溫材料與構造,提高建築熱環境性能。如在建築物的內表面採用高性能的保溫材料,高效節能玻璃等新型節能建材,從而對建築物起保溫隔熱作用;採用外墻遮陰和屋頂隔熱措施,控制建築對熱量的吸收,與自然通風降溫手段配合,減少空調費用。雖然節能設計可能造成經費增加管理維護成本,但為確保資源永續利用與保育環境,此為必要之措施。

(三)在建築施工期間,選擇較少污染和較少浪費資源的生產方式,採用更多環保材料,綠色材料。在建材選擇方面,減少使用熱帶硬木、用塑膠、再生鋁材作代用品;注意材料的耐久性,如用花崗石鋪地、水磨石地磚,減少材料的維護與更新;選擇可再生型材料,重復利用資源;選擇當地材料,減少運輸能耗。

(四)研製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的收集、儲存裝置和熱接收裝置。太陽能、風能是綠色能源,充分利用這些能源也是綠色環保的內容,有條件可採用太陽能熱水系統,每戶設計的熱水裝置與大樓太陽能熱水系統相連接。

(五)全面的節水設計。如使用低容量抽水馬桶,全面推行節水龍頭;家庭廢水經處理用於衝廁;採用生活污水處理後回用的方式,生活污水經過中水站處理;用於小區內的清潔、綠化、洗車等,從而節約寶貴的水資源。

(六)在設計和建造過程中考慮減少建築垃圾量。小區建成後,設專用垃圾箱,收集指定的可再生垃圾,有機廢料經處理用作花木肥料,倡導固體垃圾分類及回收使用,培養並鼓勵居民的良好消費行為。

(七)建立長期的居民培訓機制。如果沒有居民參與,任何綠色社區的建設都是蒼白的,因此,在小區硬體設施建設的同時,還應注重居民良好的環境意識的教育和引導,在入住之前就定期舉辦環保講座和培訓,營建綠色的「精神家園」。


生態社區評估體系

   為改善目前相關推動機制之不足與不可評估性,未來應積極建立相關評估體系以確實檢視社區發展之可持續性,同時藉此長期性之評估作業,可同時檢討操作策略修改之必要性,以隨時反應實質環境之變化需求藉由以上之評估項目藉以檢討生態社區之規劃與執行成效,並促進生態環境永續發展之達成。

   永續社區的評估體系應包括生態、生活、生產三大面向,惟現階段推動的生態社區為永續社區的基礎階段,因此先以生態及生活二大面向為主,亦即分為生態的「自然環境」、及生活的「人為環境」;自然環境包括自然生態環境指標項,人為環境包括能量循環與管理、建成環境、及社區營造/地方自明性三大指標項,在此四大指標項下再分別研擬評估內容(詳下表),未來實際評估系統架構建議再深入探討。

   不過必須強調的是,指標只是一種在具體時間內轉化生態社區原則的工具,指標只是符號,它們並不能立即影響新的政策或改變行為,但它們的確是促使政策改變以導向生態社區的一個重要條件。生態社區評估體系並非僅是資料的蒐集系統,它也是政策、策略與技術上相互合作的計畫,因此為促使目標之達成與進行政策之評估,必須檢視政策和指標系統兩者間的互動情況,重新思考經常性政策的分析基礎。指標系統有其侷限,但建構指標系統作為評估工具仍有其必要性,特別是針對其中必須藉由資料數據作為判讀依據之項目,例如環境管理、能源利用與綠建築等,還是需要仰賴指標系統觀察趨勢,作為政策擬定與執行之依據。但為考量現階段資料取得之困難,以及部份無法量化之項目,如地方自明性、舒適安全等,強化審查與長期追蹤的常態化與連貫性,以面談、訪查與描述性說明的方式彌補指標之不足(李永展,2002)。 

宜居城鎮的打造,需要利害關係人的跨域合作,創造共生共榮的可持續性未來。

結論

   隨著時代進步,人類不斷提高生活環境舒適度之需求及對家鄉之認同,社區營造已成為一股社會運動風潮,為營造一個適居與永續發展的社區空間,為打造美麗願景而努力,而永續發展之重要階段即為與環境建構共生發展之經營模式,唯有使社區空間環境與生態環境相結合,與自然萬物相共處,使下一代體會自然萬物之美妙與自然力量,如此方能建構免於環境災難之威脅,使社區擁有自然適居之生活條件,營造社區與環境共生共利之永續發展前景。

(發表於2003桃園縣永續發展願景國際研討會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