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廢墟中站起‧再造故鄉新魅力

撰文/李遠哲

   「921」一場世紀末的大地震,帶給台灣巨大的災難,同時也震出大a家的同胞愛,震出不應再漠視居安思危的意識。 這場地震波及的受災面積很廣,如果災後重建工作沒做好,對國家發展、經濟與文化建設直接間接產生的影響,將會十分深遠。但是地震帶來的危機,也讓我們可以好好地檢討走過的路,重新去展望社會的未來。

   邁向公民社會,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是人民的參與。每個鄉鎮社區的重建,要由地方上的草根開始,不然是不會成功的。

   這次震災,政府在救急方面,有很多可以做得到、做得更好,而沒做好的地方,是值得我們檢討的;但是要把埔里、東勢、中寮……的未來,變成什麼樣的面貌,卻不應完全寄託在政府手上,而是得地方上的人自己做決定。

   社區意識的凝聚與表現,是災後重建的基礎;而社區居民對以後家園的建設有想像、有共識,才能產生推力;否則,大家一定是爭資源,爭到最後不歡而散。我時常覺得我們人民一直太過期待政府做什麼,事實上在重建的過程中,應該是以鄉鎮居民為主體來做,政府扮演提供資源和監督的角色,這樣才能真正落實社區重建、地方改造的目標。

921地震造成埔里鎮6千多棟房屋全倒,屬地震的重災區。

讓故鄉從廢墟中,站起來

   希望我們所居住的社區,以後變成怎樣的社區?學校變成怎樣的學校?……,這一切都掌握在我們自己,但我們也在跟時間競跑。

   地震之後,大家覺得很不安、很不滿,尤其隨著時間的消逝,更盼望政府能替我們解決一切困難;雖然政府也在努力希望做什麼,但她不一定了解,各地的條件不一樣,規劃的重點也一定不同。所以社區居民要跑在政府的前面,督促她,甚至帶領她。

如同救難一樣,心靈的撫慰與生活的安置都需要跟時間競賽。短期內如果不能把安置的工作做好,災區的居民就會變成難民。大家的身不能安,就無法盡全力投入以後的重建。

災後重建是條漫漫長路,如何打造一座更堅固的家園,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應該多向民間學習

   我們的政府長久以來,習慣於以「大有為」自視,很少真正傾聽人民的心聲。自最高領導人以下,總認為已經竭盡心力在救災,甚至常自我稱許,唯一的例外是台中縣政府,勇於向災區民眾表示:我們確實很想做好,但是我們做的不夠好。

   我們看到許多民間團體,從緊急救難時期就投入災區,在安置階段更以無比的效率為災民療傷止痛、暫時安頓生活。慈濟功德會、世界佛光會、長榮集團……等等,包括災後第二天就進入埔里協助救災的屏東縣政府團隊,這些團體以悲天憫人的心情,跨越地域限制從事救災工作,但是我們卻沒有聽說過有哪一個團體邀功自賞。

   我們的政府,應該多向民間學習,學習謙虛、關懷、容忍、大愛,以及效率。

讓由下而上的機制‧真正能落實

   災後重建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政府從制定災後重建工作綱領到災後重建暫行條例,我們一再的提醒,應該把握由下而上,民眾參與的社區主義精神,形成共識,規劃家園重建的遠景。制定重建工作白皮書,完善規劃財源的籌措方式,建立引進專業團隊,以協助災區重建的機制。

   我們建議縣市鄉鎮要有災後重建委員會,不是由上級指派,也並非完全由鄉鎮長帶頭,應該有一半是地方上的專業人才,而不是地方上的派系。它的運作要公開透明化,接受各界的共同監督,讓由下而上的機制,真正能落實。

   在地震後,全國上下動員的力量,令人感動,來自各界的捐款大概有兩百億,其中有88億是交到行政院主導成立的重建基金會。

   從災區來看,「財源到位,人才到位」這兩件事一定要有,才能做重建的工作。我們要妥當運用民間捐款,迅速投入災區做先期的安置與規劃。錢如果不趕快下去,眼看冬天到了,舊曆年也要來臨,如果生活的機能沒有恢復,會帶來社會的不安。

   兩個多月以來,政府在災後重建的整體規劃與執行方針上,對於我們的提醒與建議,在討論時似乎有善意的回應,但在執行上,卻有逐漸背離的趨勢,這是我們不能不感到憂心的地方。  

2000年埔里推動「畫殘垣為藝術」,希望為沉寂的市容注入活力,圖中為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參與活動發表會後與居民合影。

再造故鄉新魅力

   從二十世紀走到二十一世紀,我們真的能穩健的一步一步走下去嗎?我們不能只看一年,要看五年、十年、二十年。我們一方面努力希望政府趕快寫白皮書,災後重建怎麼做?以什麼樣的原則?以什麼樣的機制?然後大家一起在這樣的大方向下,努力打拼。假若時間一天天的過,而毫無頭緒,不安定感就會拉得越久,對整個國家的發展就越不利。

   這次地震到底損失了多少?災後重建需要多少錢?經費從哪裡來?政府應該趕快做財務規劃,不要說明天會怎樣,大家還是不曉得怎麼走。

   危機往往也是轉機,我們要從廢墟中重新站起,再造故鄉新魅力;更要從這次世紀末的悲劇裡,學會記取與再生。

   期待從廢墟中,走出一條希望的路。

(原文刊載自《新故鄉》雜誌 199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