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意識的啟動——仁德鄉二行社區

利用居民無償提供的廢耕地,二行社區設置了國內第一座直接處理生活污水的人工濕地實場。

撰文/吳適意   攝影/彭雲祺

   曾經,這裡是原住民馳騁狩獵的場域。

   曾經,希拉雅族的先民在此牽手吟唱,祭祀著祖靈。

   曾經,福建泉州的移民在此落戶移墾。

   曾經,「蘇杭十三行,不及台灣二層行」雄風,見證台灣糖業發展。

   但,她也曾經是台灣廢五金王國的所在地,重度污染河川的代名詞。

   二行溪,發源於高雄縣內門鄉木柵村的山豬湖,這條全長六十二點二公里的溪流,從民國三O年代開始在下游兩岸回收廢五金,歷經拆解、露天燃燒、酸洗、冶鍊、粉碎的處理,讓台南市的彎裡、台南縣的仁德鄉、高雄縣的湖內鄉、茄定鄉飽受污染之苦。

   在七O年代環保意識抬頭,民國七十三年省府才動用第二預備金三百四十多萬成立聯合取締小組,直到八十二年才全面禁止廢五金輸入,但仍有非法業者露天燃燒廢電線電纜的情形。

   中上游的蓄牧廢水、下游的工業污染,四十多年的摧殘,高雄縣台南縣界河的二仁溪,早已成了人類貪婪、自私、追求經濟犧牲環境下的祭品,污濁惡臭,很難想像清朝時代作為渡口的二行村夏秋時小船濟入的場景。連與二行社區隔著省道一線的嘉南藥理科技大學都聞得到臭氣沖天。

在荊樹人(左,其旁為吳幸二理事長)教授的指導下,二行以自然生態淨化系統成功地削減家庭污水對承受水體的污染負荷。

   「我們是住在台灣最髒的河流旁邊,」二行社區發展協會前任理事長宋金樹調侃地說;九十年環保署署長郝龍斌決定大力整頓這惡名昭彰的二仁溪,二行的居民也加入認養的行列,「小時候只要有客人來,爸爸就會到溪裡撈蝦捉魚來款待客人,一下課,我們就會到溪裡遊泳玩水。」如何恢復二仁溪的生機成了二行社區的首要任務。

   這一年在縣環保局的鼓勵下,二行社區發展協會跟環保署提出「鄉村污水淨化系統——人工溼地生態教學園區」計畫,並結合任教於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的荊樹人老師的專業,開始嘗試以自然生態污水處理技術,讓陷入陳痾的二仁溪的污染源可以減少。

   剛開始居民對於利用自然界的機制及生物成員,在人為控制下進行廢水的處理技術深感懷疑,「哪有可能會淨化水質?」荊樹人先跟社區發展協會的幹部們講解,又開了兩次社區說明會,社區居民曾俊仁無償提供一塊廢耕地作為污水淨化系統的設置基地。

   不到七十八萬的經費,國內第一座直接處理生活污水的人工溼地實場,在居民自行施工下完成了,系統面積約四百平方公尺,每天處理四十立方公尺約一百六十人的污水量。其後荊樹人教授在國科會經費支持下,又增加了一百平方公尺的穩定氧化塘與浮水性水生植物系統,處理量可增加到約三百六十人的污水量。處理後的水中各主要污染物均能達國家「放流水標準」,成功削減了二行社區家庭污水對承受水體(二仁溪支流三爺宮溪)的污染負荷。

九十三年二行整理了六佰坪的廢耕地,作為水生植物復育區,以成為南台灣最完整的水生植物復育區為目標。
前理事長宋金樹抱持著恢復兒時的二仁溪光景,與一群志工投入環境改造的工作,並扛起自然生態淨化系統後續的維護管理。

   計畫推動的靈魂人物荊樹人教授體會到,如果能提供一個社區居民能夠做到的環境保育技術,居民會樂於接受並積極參與,「大家都有顆愛家的心,願意為自己建立一個乾淨美麗的家園而付出一己之力。」

   基地的旁邊是一片種了十一、二年的椰子林,長久以來都是靠抽取地下水來澆溉,但含鹽分的水質硬是不怎麼長椰子。

 

   「淨化的水被導入椰子林作灌溉,椰子林的地主又無償提供土地給社區使用,雙方都互蒙其利。」宋金樹笑著說;而一年到二行參觀的民眾,多達四千多人,甜美多汁的椰子也成了二行社區待客的不二選擇。

   「一個自然生態淨化系統不是萬能丹,它需要長期的操作與管理,才能發揮效能。」荊樹人呼籲;而展現決心改善二仁溪的二行居民,則以行動扛起後續的維護管理,不僅改善了社區的環境,減低了河川污染,讓水資源再利用,提供社區休憩的場所,也創造了生物的搖籃。

   93年,他們在基地週遭整理了六百坪的廢耕地,種下原生植物、藥用植栽,並收集北回歸線以南的水生植物,和濕地系統形成一個絕佳的生態教學園區,已發現二十七種鳥類、十三種豆娘、十一種蜻蜓、十六種蝶蛾類、五種蛙類、七種瓢蟲……除此之外,社區義工也積極復育日漸稀少的三星鬥魚、田蚌等生物。

   從一竅不通到對於園區內的生態如數家珍、瞭若指掌,前理事長宋金樹站在水生植物區前一一為訪客導覽解說,「成為南台灣水生植物最完整的復育區,是二行生態園區的下一個目標。」他期許。

二行社區的成功經驗,每年吸引四千多人前往參觀,而社區居民仍不斷努力,期待污濁的溪流逐漸澄澈的一天。

   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辛二表示生態園區著重於宣導環保概念,除了水資源再利用,園區內也採用太陽能路燈照明,還接收社區居民不會照顧或不想照顧的盆栽,由園區義工集中照顧,來參訪的民眾只要隨緣樂捐便可以將喜歡的盆栽認養回家,一來讓植物有所歸屬,二來也增加社區的財源。

   在強調生態工法的園區裡,義工們婉拒鋼鐵涼亭、水泥步道,寧願加倍辛苦去拆除違規廣告竹架、撿拾漂流木、割茅草來搭建工作坊與解說看版,這種態度不但讓園區更符合生態理念,也著實體現了資源再利用的精神。

   從二行社區污水淨化系統的設置發展過程,我們看到了一群人無私地為生態、環境所做的努力與成果,也看到了社區、環保主管機關以及學術單位共同合作的成功經驗。

   人類社會的發展與自然生態,應該有互惠的方法,而在地居民以愛心呵護疼惜生活的土地,即使再污濁的溪流終也有水清的一日。

 

原文發表於《台灣生態社區的故事》/新故鄉文教基金會2005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