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天堂

濕地是大自然的基因庫,水域環境也是野生動植物匯集交流最豐富的地方。桃米境內有種瓜坑溪、桃米坑溪及其大小支流,在溪流兩旁的谷地、溪岸和低地形成綿延密佈的天然水塘和溼地。

921地震以來,桃米以生態工法營造、改善境內的濕地與河道,形塑出桃米獨特的空間景觀,成為物種繁衍棲息之地,更是生態旅遊、環境教育的重要場域,也印記著桃米人邁向生態村的歷史痕跡。

白天,輕盈的蜻蛉翩然起舞;夜晚,愛熱鬧的蛙類聲聲唱和。物種多樣性的水塘,日夜交錯著絕美的視聽饗宴。

草湳濕地

位於桃米山下的草湳濕地,是桃米里最大的濕地,海拔約600公尺,經調查常年可見的鳥類約有40種,蛙類約有15種,蜻蜓及豆娘約有46種,原生植物約有100種,是中部地區深具代表性的寶貴濕地。近年隨著蜜源食草的種植,常見蝴蝶翩翩飛舞;每年4、5月,這裡更是著名的螢火蟲生態觀賞區。

茅埔坑生態公園

茅埔坑溪是桃米第1個以生態工法施作的生態河道。這裡原本是三面光的水泥河道,2001年遭桃芝颱風沖毀,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在農委會的經費補助及特生中心的指導下,以RC背襯砌石,營造安全、平緩、多孔隙的護岸,改善河床棲地及原生植物綠化,並由在地營造團隊發揮創意及技藝,製作拱橋、竹蜻蜓、造型青蛙、教育涼亭等獨特的創景藝術。

茅埔坑生態公園

在這裡常觀察到的蜻蜓與豆娘約有15種、青蛙約有13種、鳥類約有25種、蝴蝶約有30種,區內並種植光臘樹、莿桐、九芎等原生種樹木,是一處兼具物種保育、景觀及生態觀察學習的好地方。

茅埔坑生態公園造型蜻蜓裝置
茅埔坑生態公園造型拱橋

田份仔生態池

位於紙教堂旁的田份仔濕地,原本是養殖池,2004年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在營建署的補助及特生中心的指導下,以生態工法改造為兼具農業廢水淨化、景觀美化及物種保育的生態池。

田份仔生態池

彎曲、砌石多孔隙的池面,充滿自然美感,常見紅冠水雞、白腹秧雞在水生植物叢間嬉戲,獨角仙在光蠟樹上流連;盛夏,一旁的荷花隨風搖曳。這裡也是距離社區中心最近的生態池,不只外界訪客前來觀摩,居民也常在清晨或黃昏悠閒漫步,是觀察生態、欣賞自然風光的好地方。

流連在光蠟樹上的獨角仙

中路坑溪濕地

中路坑溪發源於暨南大學後方谷地,因兩旁保留原有的溪流風貌,短短300公尺就蘊藏著豐富的生態資源,成為桃米發展生態旅遊非常好的教育場所。

溪流兩旁有樹林覆蓋,河床平緩,溪水乾淨,在夏天是極好的親水與生態觀察環境。較常見的蜻蛉有短腹幽蟌、白痣珈蟌、中華珈蟌等,魚類以台灣石賓、台灣馬口魚、明潭吻鰕虎等居多。

夜間的賞蛙生態體驗最為精彩,褐樹蛙、梭德氏赤蛙、黑眶蟾蜍、日本樹蛙、面天樹蛙、腹斑蛙都是河床上的常客。當然也可以順便欣賞蛾類、蟹類、爬蟲類等多樣的夜生活,充分體驗桃米豐富的生態。

安雲生態池

安雲生態池是2014年才完成規畫設置的生態兼遊憩景點,佔地0.21公頃。本地位在桃米社區工坊、桃米921記念館、親水公園、樹蛙亭、茅埔坑生態公園等生態旅遊路線的中點。設施有蜻蜓流籠、嚇一跳橋、賞蛙及賞蜓步道等。

十份仔家庭汙水處理池

位於桃源國小對面的十份仔家庭汙水處理池,示範著一種友善環境的汙水處理方式。2004年由邱姓家族提供土地興建,藉以推廣污染源頭減量,將環保與生活結合在一起。

面積約250平方公尺的汙水處理池,以處理旁邊學生宿舍的廢水為主,共分3座水池,第1池是「好氧池」,分別種植布袋蓮、大萍、睡蓮等水生植物,以吸收水中的有機物。

十份仔家庭汙水處理池
第2池是厭氧池,下舖石塊、蚵殼,上植野薑花

第2池是「厭氧池」,池底鋪一層石塊,再以舖設蚵殼增加微細孔隙,水在石塊、蚵殼下流動,因為缺少氧氣,水中的大腸菌會缺氧死亡,成為野薑花的養分。

第3池是「生態景觀池」,即經過第1、2道自然生態過濾的水流入後,即完成人工溼地的淨水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