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社區營造點簡介
埔里鎮菩提長青村
-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
- posted on
- No Comment
[戶數]:46人
[921震損狀況]:33戶全倒,13戶半倒
[提案單位]:南投縣長青老人服務協會
社區簡介
1999年921大震發生後,全島各界積極投入賑災,以不同的專長、關懷面,用生命跟土地搏感情,將震出的生命力化為可貴的台灣經驗。而在埔里,有一塊特別的組合屋社區——「菩提長青村」,安撫了許多老人的身心,並漸漸發展出有別於一般安養機構的老人照顧模式,為台灣社會的老人福利政策,實驗一個新的可能。
原本在埔里經營餐廳有成、廣結人脈的陳芳姿、王子華夫婦,災後利用所長協助發放物資到偏遠且需要的地方,更熱心地在菩提園擔任老人照護義工。後因有感老人需要一個長期安置的場所,於是向鎮公所申請組合屋,在YWCA及華橋銀行員工一日的支持下捐蓋了75戶的老人臨時組合屋——長青村,陳芳姿夫婦義務擔任村長一職,協助長青村建立各項生活機能。
由於各界的愛心協助,捐米的捐米、送被子的送被子,出人力的出人力……長青村的公用餐廳、廚房、理髮廳、佛堂、教堂、老人緊急求助系統、圖書室等設備在兩年慢慢地增加,儼然像一個小社區。
透過本方案的執行,如陶藝般的開設、九九重陽化裝舞會的舉辦等,對內激發老人們生活的多元性,「營造一個不會說話的社區」並與陪伴社區——永樂社區開創深密的情誼;對外經由研討會、書籍的發表,讓長青村「機構式社區化」的照顧模式,能有經驗交流及傳承的價值。
陳芳姿夫婦以為人子女的心情照顧這群長輩,把它當成一個家。從生活的小細節,讓老人自主自立自尊,長青村,猶如地震後震落的一顆稻子,它發芽了。面臨著組合屋拆遷的問題,長青村可貴的經驗是否能被保存、學習?這也試煉著台灣社會是否能正視這個新價值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