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蝶共食篇

自然界的植物,有不少是人與蝴蝶可共享的食材。

例如常見的地瓜葉、空心菜、皇帝豆、柳丁、檸檬、柚子、龍眼,都是蝴蝶家族喜歡的食草。埔里人最懂得吃的食茱萸〈刺蔥〉、巴西番荔枝〈阿那那〉、野薑花等等,也是蝴蝶鍾情的食物。還有一些阿公阿嬤時代的美味野菜,像是豬母乳、野莧、青苧麻等,也是蝴蝶幼蟲的大餐,可惜現今大多被當成雜草除掉。

2013年,新故鄉基金會藉由「與蝶共餐」行動的推廣,鼓勵住在埔里街區的朋友,利用街邊空地、畸零地、騎樓、屋頂、牆面等空間,參與另一種形式的棲地營造――種植人蝶可共食的蔬果菜園。

首波行動預計營造20處蝴蝶菜園,不僅提供蝴蝶棲息環境,也兼具推廣建築節能減碳、蔬菜自給、保存傳統野菜等多重價值。

「與蝶共餐」打造蝴蝶菜園行動,讓人與蝶可以共享大自然的恩賜,讓埔里成為愛蝶之地,再現蝴蝶鎮的風華。

阿那那〈巴西番荔枝〉

阿那那果實

阿那那〈巴西番荔枝〉,在日治時代由菲律賓引進台灣,是進貢給天皇吃的水果。在台灣就屬埔里人深懂它的美味,無論直接剝開品嚐,或加點糖和冰塊打成果汁,或跟蘋果、香蕉、梨子、奇異果一起享用,那絕妙美味讓人久久無法忘懷。不僅人愛吃,綠斑鳳蝶也鍾情於它的葉子,人蝶各取所需,共享自然的恩賜。

地瓜葉

地瓜葉又叫番薯葉,過去是養豬的材料,總被認為是清貧家庭才在吃。但近年來,地瓜葉的營養價值倍受肯定,甚至被聯合國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列為十大抗氧化蔬菜之一。從豬槽躍升到國宴的佳餚,注重養生的現代人愛它,蝴蝶中的琉球紫蛺蝶,也深知其道。

琉球紫蛺蝶。〈攝影/顏新珠〉

刺蔥

長滿瘤刺,連鳥都不敢棲息的刺蔥,又名鳥不踏,雖然給人難以親近的感覺,但它獨特的強烈香味,造就了刺蔥豆腐、刺蔥煎蛋、刺蔥餅、刺蔥蛋糕等料理的美味。不僅擄獲饕客的心,也讓10種鳳蝶、2種弄蝶,都成了它深情的粉絲。

台灣白紋鳳蝶也是吃刺蔥長大的。〈攝影/廖健棠〉